今天是:

何林海:杭州“菜篮子”的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4日
  何林海,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农艺师,荣获大国农匠作物种植类一等奖、全国抗疫突出贡献农民等称号。

  年产蔬菜7400余吨,年销售额达5200万元……在杭州良渚,当地人都习惯称何林海为“蔬菜大王”。
  何林海跟蔬菜已经打了20多年的交道。起初是在萧山从事本地蔬菜销售工作,在这期间,他在与菜农的接触中,掌握了很多蔬菜种植的基本技术。2010年,他开始发展蔬菜种植业务,并在良渚承包了50亩土地,建起了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
  14年时间,当初的50亩土地已经发展到3500多亩,涵盖蔬菜、水果、水稻、小麦种植及水产养殖,成为杭州市重点“菜篮子”基地、浙江省科技示范基地、浙江省放心菜园、国家级示范化合作社及全国农村创业园区等。
  “种菜是门技术活。”多年扎根菜地,让何林海成了蔬菜种植领域的专家。他坚信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的关键,并将科技运用到基地的角角落落——按照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标准,园区建立了智能化连栋大棚7800平方米,安装了肥水一体化喷滴灌、智慧物联网等设施,积极开展绿色防控、水培蔬菜种植等技术研究示范,大幅提高了亩均产量,上市供应的叶菜量达22吨/日;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引进气吸“滚筒式”秧盘精量播种流水线、自走式移栽机、双臂自走式喷灌机、叶菜收获机、包装流水线等高端农机设备,实现了叶类蔬菜耕、种、收、装“一条龙”的机械化操作,人力减少30%以上,成本降低30%左右;建立麟海农业智慧农业云平台和萤石云视频监控系统,对棚内空气和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数据监测获取,视频图像上传,通过手机、电脑等信息终端向管理者实时推送监测、报警信息,实现信息化、远程化、闭环化管理。
  他时刻保持着学习的态度,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空余闲暇开直播、录短视频,他与全国各地的农户进行网上交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机械、新品种。如分享草莓苗的养护分化,增强其抵抗力,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交流可以生吃的水果包心菜种植、水培蔬菜管理、冰草育苗分化技术等。这些内容都大受网民欢迎,他也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
  与此同时,何林海还创建了“杭州市乡村产业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培训生产技术、开设网店等为周边菜农拓宽销售途径,积极联农带农,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建设。工作室已累计培训学员1.6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300余户,解决当地农民就业170余人,为当地农户销售农产品1500万公斤,辐射带动蔬菜种植面积达5万亩。此外,合作社还和良渚职业高中合办了“田间课堂”,用于教学活动和安排学生实习。
  合作社与杭州世纪联华、盒马鲜生等多家大型超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常年“农超对接”,使基地所产蔬果实现在160多家门店同天销售。
  除了保障日常供应,何林海还肩负应急保障使命。
  每当遇到灾害性天气,他总是带领园区平价供应蔬菜;遇到疫情和雨雪的双面夹击时,他也毫不懈怠,冲锋在前。
  2020年1至3月疫情期间,在克服用工极度困难条件下,他带领100余位社员每天工作17小时以上,实现了日平均上市各类蔬果25吨,累计供应625吨,保障了杭城居民蔬菜供应。期间还帮助32户农户销售260余吨蔬菜,日配送1800多单,将1万公斤绿色无公害蔬菜送到一线民警的手上,解决了民警的后顾之忧。
  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克服寒潮雨雪天气及杭州疫情双重困境,合作社又以日均35吨的充足供应量全力保障了杭州的“菜篮子”。2022年4月上海疫情形势严峻之际,何林海同样踊跃行动,捐出1.25万公斤“麟海”牌爱心蔬菜驰援上海。因疫情期间的突出贡献,他荣获了“全国抗疫突出贡献农民”称号。
(葛玲燕)

  记者手记
  作为杭州市最大的“菜篮子”基地之一,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长期守护着杭州老百姓“菜篮子”的安全。对于合作社理事长何林海来说,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种植技术,给百姓提供品质好、安全可靠的蔬菜;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基地建设,带动社员和农户共同致富。从50亩土地到3500亩基地,从蔬菜零售个体户到杭州“蔬菜大王”,何林海20多年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筑梦路上,劳动最美。当你用心在种每一棵菜时,每棵菜都被赋予了“灵魂”。
编辑:县域劳动者风采   浏览次数:2102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