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交流第1期
-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30日

编者按:为认真贯彻落实戴建平主席在全市工会领导干部读书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关于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市总工会将以《工作交流》的形式编发全市各级工会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供相互交流学习,促进工作提质增效。8月11日,戴建平主席在全市工会领导干部读书会上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临安区玲珑街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成效。现将临安区玲珑街道总工会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做法予以刊发,供学习借鉴。
探索职企命运共同体新路径
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
临安区玲珑街道拥有“国家火炬计划电线电缆产业基地”“中国装饰纸之都”两大金名片,是电线电缆、复合装饰材料、印制电路板等行业的重要制造基地。辖区内有企业109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0家,产业工人达1.57万人。近年来,街道总工会主动适应形势任务新变化,积极应对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探索职工与企业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新路径,创新推动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助力“两个先行”中扛起工会担当。
一、夯实组织建设基础,激发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源动力。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工会建设、保障政策落实,共谱互促互进、和谐发展主基调。一是坚持党建带工建,打造“玲企红”党建联盟。辖区内4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实施规范化建设、先锋力提升项目,做强团结引领职工的主心骨。三年来,新发展一线职工党员33名,培育入党积极份子76名。12名一线职工当选为临安区“两代表一委员”,3名产业工人当选为杭州市人大代表。大力推进企业普遍建会,2019年12月在全国率先成立网约送餐员行业(美团)工会,2021年6月成立玲珑街道新就业形态工会联合会,辖区内现有单建工会197家,联合工会覆盖企业718家,企业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达到98%以上。持续推进工会规范化建设,16家基层工会达到临安区“百家示范企业工会”标准,不断夯实工会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组织和工作基础。二是坚持服务发展经济不动摇,大力实施企业“换档升级”工程。针对疫情防控和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态势、新挑战,紧扣“稳企稳岗”“稳进提质”工作核心,从源头提升避险能力和竞争能力,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出台产业发展激励性政策,加速“领军+骨干+专精特新”骨干企业培育,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18个、未来工厂建设项目5个。积极探索一项目一领衔一团队一方案“1+1+1+1”职工团队创新模式,组建项目攻坚小组20个、参与攻坚职工512人,通过跨学科、跨工种、跨领域协同攻坚,为企业突破技术瓶颈贡献力量。三是坚持服务职工素质提升,广泛开展职工“岗位建功”行动。以产改攻坚为依托,以“服务百家企业 提升千名员工”培训为抓手,探索实施职工素质提升“一企一策”。依托线缆龙头企业天杰实业“企业大学”主阵地,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样化职工技能培训,近3年累计开展培训53场,惠及职工4350余人次;开展劳模工匠评选,推动“名师带徒”活动;聚焦电线电缆、装饰纸、印制线路板等支柱行业开展“百样工种大比武、千名职工争状元”技能竞赛,投入专项资金补助85万元,组织5000余名职工参与各类立功竞赛和技能比武57项,17人荣获区级竞赛第一名,91人晋升为高级工,培育了以全国机械工业“操作技术能手”谢钟铮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尖兵”;联合高等院校推进职工学历提升,职工大专以上学历达27.8%,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构建矛盾纠纷化解网络,守住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生命线。把化解矛盾纠纷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组织、建队伍、建制度夯实和谐之基。一是强化工会组织覆盖。依托组建攻坚集中行动,辖区企业工会组建实现了动态全覆盖,杭州可艾护理、浙江振有电子等7家荣获“杭州市示范(先进)职工之家”,浙江帝龙新材料等16家荣获临安区“百家示范企业工会”。二是落实民主协商机制。针对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通过集体协商争取职工理解和支持,通过调整薪酬、调整工时、调整岗位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借助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东风,大力推动开展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优化职工薪酬结构,激发职工创业创新动力。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作用,定期会商研判劳动关系态势和相关政策举措,为“稳企稳岗”“稳进提质”打好坚实基础。三是加强调解队伍建设。整合劳动争议调解员、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三方力量,组建了一支160余人的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开展咨询指导、调处化解,引导职工依法理性维权,指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提高矛盾排查化解能力。三年来共处理劳资纠纷100余起,调解成功率均达100%。
三、完善发展共享机制,丰富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新内涵。大力推广企业“家”文化,推动职企发展共享、事业共荣、命运共济,以职企“一家亲”增进和谐劳动关系新内涵。一是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广泛开展“双爱”活动,积极打造高品质职工之家、妈咪小屋、心晴驿站、职工书屋等平台,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积极开展职工疗休养,设立专项资金加强职工医疗互助等助医、助学、助困保障举措,不断增强职工归属感安全感。成立62名职工组成的工会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参与环境整治、安全生产、治安防范、社会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达700余人次,有力激发了职工的集体荣誉感。二是共享企业发展红利。街道总工会连续10年引导三大主导产业通过集体协商,确保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2%以上。倡导企业推进员工持股、实施能级工资等激励政策,天杰实业、振有电子等5家龙头企业率先完成员工持股试点,规上企业实现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全覆盖,有效增强了职工凝聚力。组织举办职工摄影大赛、红歌比赛、排舞比赛、工间操健身、文艺汇演等活动,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着力提高生活品质。三是强化普惠福利供给。以基层工会改革为契机,建立以街道职工之家为“主阵地”,58家规模以上企业职工服务点为“前沿”的服务网络架构,扎实做好职工医疗互助、大病救助、职业晋升、帮困助学等普惠政策,不断完善职工困难帮扶机制,近五年累计帮扶困难职工496名。通过组织大龄青年职工交友、一线职工免费健康体检、关爱“小候鸟”活动等,抓好困难职工精准帮扶,确保共富路上一个不落下。
浏览次数: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