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园·文”艺术沙龙第二期顺利开展
-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5日
北方有雪,南方有梅,不知不觉之间,梅花依然悄然绽放,阵阵幽香沁人肺腑。二月,本应大地回暖,春暖花开,而此时杭城,隆冬的寒意尚浓。西子湖畔边的梅花却娇艳绽放,粉的,白的,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迷人,朵朵小花在枝头随风摇摆,暗香浮动,静候春暖花开,与市民共赴一场春天的盛宴。23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一月一会的“园·文”艺术沙龙第二期如期在杭州书房举办。壬寅虎年,开春的第一花事,赏“梅”,于是便有了此次相聚。“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出自南北朝陆凯的《赠范晔》,而诗中的“一枝春”便是梅花。诗人的诚挚情怀和对友人的殷殷挂念,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一枝春”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来临,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我们特邀杭州植物园景观营建中心主任、园林高级工程师胡中为大家解读梅花的花语和传说。
胡中老师是杭州植物园里的“梅痴”,一位钟情于梅花的植物学者,一位谈及梅花则满腹经纶的文化大家,一位专注梅花30余年的“梅花”匠人。沙龙现场,胡老师与嘉宾分享了杭州梅花栽培历史和特点,品味梅的“色香姿韵”,追溯梅文化风骨与梅君子的人格魅力。他认为,在宋朝时,赏梅到了历朝历代的高点,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梅树,可以说,冬春时的宋朝是一片“梅色”。“赏梅在江南最为兴盛,所赏的是梅花的姿态和人文情感”,‘一树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这便是寻梅的意境。”胡老师娓娓道来。
胡老师介绍说,杭州历史上很多赏梅点很多,然而朝代更迭,这些地点都湮没在历史洪流中。如今的西湖,只剩下孤山、灵峰与西溪,亦称之西湖之三大赏梅胜地。谈及梅花的风骨,老师赞不绝口。古人爱梅,不仅因其花姿清雅,花香清远,更因其凌寒而开,傲骨冰心。古人笔下的梅别有一番风骨和气韵。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赏梅、画梅、赞梅的诗句不胜枚举,成为中华文化大观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若说梅花也有知己,来深味梅的淡雅娴静,林和靖(和靖先生)便是其中一人。他为人恬静,淡泊荣利;他喜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杭州孤山上曾有其手植的梅树,或称有三百六十株。和靖先生视梅花为红颜,梅花也把林和靖作“知己”。
胡老师为大家展示着西湖景区各地梅花绝景,或是“两岸月桥花半吐”,或是“梅花散彩向空山”,在场的嘉宾们无一不发出赞叹,许多人当场表示:“天气渐佳,真想去景区看看梅花,一定美不胜收。”胡老师介绍说,中国有三四百种梅花,在杭州西湖便能寻觅到百余种。据他判断,2022年初春的梅花将在3月上旬迎来盛开期。待到盛花期,游客行走西湖,可一窥宋朝时梅花满城的风采。
沙龙结束时,每一位到场的嘉宾还收到了一件特殊的“小惊喜”——一盆梅花,嘉宾们都兴奋不已,并跟胡老师约定:定悉心照料,不负梅花。
胡中老师是杭州植物园里的“梅痴”,一位钟情于梅花的植物学者,一位谈及梅花则满腹经纶的文化大家,一位专注梅花30余年的“梅花”匠人。沙龙现场,胡老师与嘉宾分享了杭州梅花栽培历史和特点,品味梅的“色香姿韵”,追溯梅文化风骨与梅君子的人格魅力。他认为,在宋朝时,赏梅到了历朝历代的高点,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梅树,可以说,冬春时的宋朝是一片“梅色”。“赏梅在江南最为兴盛,所赏的是梅花的姿态和人文情感”,‘一树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这便是寻梅的意境。”胡老师娓娓道来。
胡老师介绍说,杭州历史上很多赏梅点很多,然而朝代更迭,这些地点都湮没在历史洪流中。如今的西湖,只剩下孤山、灵峰与西溪,亦称之西湖之三大赏梅胜地。谈及梅花的风骨,老师赞不绝口。古人爱梅,不仅因其花姿清雅,花香清远,更因其凌寒而开,傲骨冰心。古人笔下的梅别有一番风骨和气韵。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赏梅、画梅、赞梅的诗句不胜枚举,成为中华文化大观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若说梅花也有知己,来深味梅的淡雅娴静,林和靖(和靖先生)便是其中一人。他为人恬静,淡泊荣利;他喜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杭州孤山上曾有其手植的梅树,或称有三百六十株。和靖先生视梅花为红颜,梅花也把林和靖作“知己”。
胡老师为大家展示着西湖景区各地梅花绝景,或是“两岸月桥花半吐”,或是“梅花散彩向空山”,在场的嘉宾们无一不发出赞叹,许多人当场表示:“天气渐佳,真想去景区看看梅花,一定美不胜收。”胡老师介绍说,中国有三四百种梅花,在杭州西湖便能寻觅到百余种。据他判断,2022年初春的梅花将在3月上旬迎来盛开期。待到盛花期,游客行走西湖,可一窥宋朝时梅花满城的风采。
沙龙结束时,每一位到场的嘉宾还收到了一件特殊的“小惊喜”——一盆梅花,嘉宾们都兴奋不已,并跟胡老师约定:定悉心照料,不负梅花。
(章瑜婷)
浏览次数: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