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区大源二小疫情中绽放的“铿锵玫瑰”
-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08日


虎年春节临近,疫情打乱了我们美好的假期生活。富阳区大源镇第二小学教育工会的女教师们,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更是“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毫不犹豫,冲锋在前,被大家称为“疫情中的铿锵玫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源二小副校长孙艳,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疫情面前,即使在哺乳期家有嗷嗷待哺的娃,也没有理由不参与其中。办法总比困难多,因此当抗疫志愿者报名时毫不犹豫地报名。她丈夫知道后非常支持,抢在她老婆前面四点半起床参与志愿者活动。中午十一点多回到家,回来告诉她,站了五个多小时自己成“冰人”加“泥人”,但觉得很有价值,真心佩服和感谢大白和志愿者为富阳人民做得一切,感恩感恩!
周燕红老师,家住秋月社区。身材瘦小的她一看社区群里在招募志愿者,就马上报名参加。前几天寒风凛冽还夹杂着雨点,但她不畏艰难,早上6点30前就已经到达核酸检测点进行维持秩序的工作,一直站到中午的12点。一个早上下来,通常都是手脚冻僵发麻,腰背酸痛,好在大家都很配合。有时候,来检测的人会带一瓶热水给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暖手;有时候,检测完的人会在旁边说一句“辛苦了”……这一切都让她觉得暖暖的!
蒋乐群老师,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报名参加,用满腔的热情和笃定的坚守加入到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来。正月初二凌晨,刚烧好的早饭太烫了,生怕迟到,于是吃了一半就出发了。她从新桃园社区驱车前往富春街道城东社区核酸检测点。6:20来到现场,穿上防护服,戴上手套和防护帽后,迅速投入了志愿服务中,提醒大家正确佩戴口罩,引导居民有序进入候检通道,维持现场秩序。一直服务到9:30才结束。2月5日5:30的闹钟一响,简单洗漱后又直奔城东社区核酸检测点,迅速投入了志愿服务中。冷了,就跺跺脚取个暖;累了,就伸伸腰活动筋骨。大家的坚持,让检测非常顺利。她说:“作为先锋队的成员不怕危险,要冲在前面!”
蒋春儿老师,家住在灵桥。她主动报名参加抗疫志愿者服务,在疫情点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她安排在2月2日和5日前往城东社区“作战”。2日那天,外面下着大雨,蒋老师天没亮就摸黑起早,冒着瑟瑟寒风第一个到达城东社区核酸检测点,穿上防护服和雨衣,站在大雨中为社区居民服务,维护现场秩序。单薄的手套因为沾了酒精,在这寒冷的冬天里显得更加冰凉。等到志愿者结束,蒋老师的双手早已冻得麻木。5日又恰好是蒋老师的生日,由于路途遥远,道路封锁,还没来得及庆祝生日,她5点多就起床,踏上了防疫的道路。从6点半一直站岗到10点多,维持现场秩序,提醒居民亮码测温,保持一米线距离,中途都不敢离开一次。
骆海英老师,家住大源镇大源村。因疫情需要在2月4日下午1:30,被安排在大源镇大源村全民核酸的第二次检测登记组岗位中,她和其他一名组员共同合作,利用扫码身份证或者健康码,给被检测人员10人次/组的登记,并给予一次性棉签,一共登记了628人的检测……尽管结束时已经5:00左右,累得腰都直不起,她又马上投入另一场16:00—24:00的抗疫值班中,车辆进进出出,她就这样站在岗亭的二维码处,要求来往村民扫码,看到绿码就放行。寒风一阵阵吹着,但她依然傲立风中!
喻玲老师,家住大源镇东塘社区。12月28日在朋友圈看到大源镇在招志愿者就报名,没有等来任务。根据学校的安排,正月初四6点30分需要到达城东社区。因地点不熟悉,她先查看导航地图,再调好闹钟。第二天一早上路,路上的岗亭一个个,凡实路过的车辆都会停下来,自觉出示绿码、核酸检测报告。二十几分钟后,来到监测点准备工作。一开始心里还有点慌,担心会不会有病毒啊?看看周围的医务工作者神情专注投入到工作中,她也放下心来,开始引导安慰“别怕,小朋友,张开嘴巴”“测好后往这边有”……
周晓萍老师,家里有两个小宝贝,丈夫仍在志愿一线。她克服困难,吩咐“大宝”管好“小宝”,自己也参与核酸检测点志愿服务活动,为这次抗疫尽自己的一份力量。2月7日,她又不畏严寒,顶风冒雪来到学校值班。
……
在这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大源二小的巾帼们见证了富阳速度,也在抗击疫情的路上发挥了自己的光和热!
(王群华)
浏览次数:8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