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兰街道总工会匠心铸魂匠心筑梦
-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3日

今年9月26日已经是第三个“杭州工匠日”了,那些大隐隐于市的工匠们又在续写怎样的匠心之作呢?让我们走进丁兰街道同协苑社区,去探访那位深居简出的李伯伯吧。
匠心·执着专注篇
李伯伯独有的那份执着专注都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无论寒冬酷暑,每天早八晚五,扣除午休时间,每天差不多醉心于此七八个小时。过年也只是休息了一两天,有居民笑称找他到工作室一找一个准儿,反而到家里基本上都要跑空。这么多年坚持下来,李伯伯早已超越了好几个一万小时定律。作品小到桃篮,大到滕王阁,无一不透露着李伯伯最普通也是最难得一份执着初心。
匠心·精益求精篇
李伯伯曾经在建党百年之际,以一位老党员的身份制作了一艘红船模型,献礼党的百年华诞。船虽不大,但里面却是“五脏俱全”,桌椅、划桨、窗户……每一处细节,李伯伯都要从几十年前去参观的印象或者网上的照片找到出处。做船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严冬,待到春暖花开,水汽湿润后,李伯伯发现有些榫卯连接部位有些胀开,于是李伯伯把部分发紧的部分重新拆下后加工,最终呈现了一艘尽善尽美的红船。
匠心·一丝不苟篇
出身木匠,李伯伯深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精雕细琢——这四个字用在李伯伯对每个作品的打造过程再合适不过。小小的桃核,完工后不到1厘米,但李伯伯还能用工具在上面雕出一个直径约2毫米,刚好穿过红绳的半圆形洞。别以为做大的塔就简单了,不论是脊、斗拱,还是基台、角兽,都有对应的长度和角度,为了统一,他自制了一套测量工具,使用比市面上的通用工具更方便更顺手。有时候一旁的人看到他这么辛苦,总会劝说,差不多就好了,李伯伯每次都会严肃地摆摆手:“这种事情可不能将就,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一分一厘都不好相差。”
匠心·追求卓越篇
追寻李伯伯的作品历程,会感受到李伯伯不断创新的精神,每个作品的起步就是跳出上一个作品,甚至是上一系列作品的舒适圈,一开始李伯伯只是对着自家窗外半山公园的亭子进行创作,后来又把杭州城的塔挨个儿创作了遍。制作完红船之后,李伯伯便盯上了“江南三大名楼”的滕王阁,从阁身到基台,每个台阶和角兽完整地复刻了阁、廊、亭的整体建筑群。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一国庆,李伯伯又花了26天时间创造出了天安门城楼。生命不息,梦想不止——这或许就是李伯伯这位匠人想要传递给我们更珍贵的精神。
(陈丽)
浏览次数: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