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富阳区总工会深化队伍人才建设,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8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来都离不开劳动者勤劳的双手,富裕的主体也必须是劳动者。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星城范例,富阳正在走出一条既有普遍意义、又有区域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更离不开全区干部职工群众直接参与、积极贡献,以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能支撑实现共同受益。
  为助推产业工人迈上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快车道”,富阳作为全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思想引领,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实现共同富裕与产业工人队伍培育深度融合模式,全力打造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富阳样板”。为了进一步强化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奏响共同富裕主旋律,富阳区总工会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在这场时代大考中“有可为、有作为”,让劳动者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点燃“红色引擎” 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的动力之源
  近年来,富阳区总工会以“中国梦·劳动美”为引领,以“助力三高发展、争当岗位标兵”“职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926工匠日”等系列活动为抓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区营造起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吹响了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共同富裕的时代号角。
  多年来,区总工会通过组织开展“富阳工匠”“富阳劳模”评选,共推出“富阳工匠”“杭州工匠”“浙江工匠”等30余位,全国、省、市、区级劳模400余位,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雷建土、全国先进工作者唐卫东和程式华等职工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优秀榜样。
  为了更好地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区总工会组建了劳模工匠宣讲团,51名劳模工匠赴百家企业学校,开展宣讲活动200余次。通过雷建土、应忠发等“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如何从一线工人慢慢成长为劳模、工匠的人生经历,传递“人人都可以立足自身岗位成为劳模工匠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建功新时代”的时代主旋律,鼓舞更多的劳动者将人生理想同勤劳、务实、创新的劳动精神紧密结合,争当新时代先锋。
  今年是建党百年的特殊之年,区总工会大力弘扬主旋律,带领广大职工赓续红色基因、守好红色根脉,在全区工会系统扎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区总工会联合乡镇(街道)总工会、企业工会,组织开展了“百场免费培训+党史学习”进企业活动,截至目前已走进117家企业,开展活动105场,吸引1万余名职工参与。
  学习党史既是砥砺初心使命的“磨刀石”,也是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的动力之源,更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契机。据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要求,运用党史宣讲、红色故事会、“历史上的今天”等多种呈现形式,并根据企业职工需求,开展职工思想道德、民主法律、科学文化、技术技能、健康安全和社会文明素质等方面的培训。把企业发展与学习党史相结合,更好地点燃了“红色引擎”,激发了内生动力,为高水平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凝聚了更多智慧和力量。
  夯实技能基石 让高素质劳动者成为“创富”主力军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星城范例,关键在于培养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为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性,区总工会着力构建技能提升体系,实施“五百项目”进企业,从技能培训、人才奖励、名师带高徒等多维度支持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区总工会以“传统产业+高新产业”、“技能比武+技能晋级”模式开展百场技能比武进企业,逐步形成“千家企业参与、万名职工比武”的“比学赶超”氛围,每年举办各行各业技能比武百余场,参赛职工达32936人次,共授予330名竞赛优胜职工“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56名职工通过竞赛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提升职工技能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培育和积淀,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引路人的作用尤为关键,“师带徒,传帮带”是岗位能力得以衔接和传承的重要手段。自2017年起,区总工会开始实行“百位名师带高徒”行动,共聘任105位劳模、工匠、技能大师为名师,带教325名高徒。在这一过程中,带教效果显著,如富通光纤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杨军勇,通过1年的带教,3名徒弟共发表论文5篇、发明专利4个,其中1人从助理工程师提升为中级工程师、1人入选2017年杭州市“131”计划培养人选,不仅有利于个人技能提高,同时也为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
  借助数字化的东风,以“深度融合技术资源、精准打造工匠高地”为目标,今年以来,区总工会通过各类数字化应用场景的推广使用,形成大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紧缺的、能把蓝图变成现实的能工巧匠,为新时代产业工人提升职业技能素质畅通渠道和平台。
  此外,区总工会从2019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职工“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设立100万元基金用于奖励在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改造应用、智能制造、重大技术创新、优秀合理化建议以及管理创新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班组和职工,最高奖项奖金达5万元。
  倡导和谐劳动 实现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奋斗者既是时代进步的推动者,也应是发展成果的获益者。区总工会继续深化多元精准帮扶,在进一步完善困难职工“扶贫帮困”“兜底”保障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医疗互助体系,依托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便民服务点,建立了24个乡镇(街道)、223个村、23个行业、115家规模企业职工服务站室点。自2020年以来,共计帮扶救助困难职工1250人次,发放救助款188余万元;参与职工医疗互助超过14万人,核发7378人次共计963万元的医疗互助金。
  实现共同富裕更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区总工会立足“娘家人”本职,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和谐的“连心桥”作用,开展权益维护和普惠服务。依托全区职工服务网络,产业工人权益保障机制正在不断完善,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系统化观念,强化数字化思维。通过积极参与数智赋能全市工会劳动关系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推动实现劳动关系监测预警与职工队伍稳定风险排查化解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依托“智慧工会”平台,完善工会法律服务管理平台近三年,涉及产业工人劳资纠纷累计下降11.7%。
  区总工会除了维护好职工的物质权益,还通过制定奖励政策支持企业职工之家阵地建设,在富阳培育了鸿世电器等优秀企业典范,不仅在工厂内开辟“职工书屋”等区域,供职工阅读,提升文化素养,还组建起了职工合唱团,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维护好职工的文化权益。目前,全区共有全国、省、市、区级“职工书屋”100余家。另外,区总工会多次组织开展全区性大型职工文艺展演、“一季一赛”文体活动等送到企业、车间、工地职工群众的身边,满足职工群众精神富有的需求,提升其生活、工作在富阳的归属感、幸福感。
  (颜利亚)
  浏览次数:1356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