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三种精神” 夯实平台载体
市总工会在劳模工匠文化公园开展植树活动
-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0日

3月9日,市总工会在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开展劳模工匠植树活动,进一步弘扬劳模工匠精神,推进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市劳模工匠协会名誉会长郑荣胜;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金恒;市总工会领导陆舞鹄、孔胜东、张明和40名劳模工匠代表参加活动。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三月正是植树的好时节,郑荣胜一行在听取了公园建设情况的介绍后,来到劳模工匠植树点进行植树活动,大家分工协作、互相配合,挥锹铲土、培土踩实……合力种下了银缕梅和玉兰树。“希望年轻劳模工匠们能像树木一样茁壮生长,为杭州建设‘重要窗口’贡献力量。”全国劳模、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职工史文斌说。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筹建组汇报了公园建设情况及雕塑设计方案,劳模工匠代表围绕公园建设进行了交流发言。郑荣胜指出,在植树节即将到来之际,劳模工匠们来到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开展植树活动,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一是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是劳模工匠们自己的公园,和“926工匠日”、市劳模工匠协会、市劳模工匠宣讲团一样开全国之先河、领全国之先锋。劳模工匠们在自己的公园植树,格外亲切,意义非凡。二是通过植树,寓意着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像大树一般扎根于土壤,让三种精神开花结果、永恒流传。三是进一步学习贯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和红色根脉,让三种精神成为时代主流,成为广大职工的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和共同精神。
就进一步践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郑荣胜强调,一要进一步夯实载体平台。建设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就是践行三种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要将外化于形的平台载体和内化于心的精神本质融会贯通,形成良性互动;二要进一步加强示范引领。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展现了各个时代的劳模先进和古今中外的工匠人物,既是世界工匠史、中国劳模史、杭州劳模和工匠史的展示,也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两千多年的杭州建城史的展现,充分体现了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生动展现了杭州的江南韵味和世代匠心;三要进一步提升文化高度。在公园中充分展示劳模文化、劳动文化、工匠文化,杭州的吴越文化、钱塘文化、南宋文化和新时代杭州人文精神;四要进一步造浓宣传氛围。通过广泛的宣传,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成为时代的主流精神,成为广大职工乃至全体人民的主体意识和主流精神,形成蔚然成风的社会风尚。
郑荣胜指出,杭州对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弘扬已经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杭州大力弘扬劳模工匠精神、设立“926工匠日”的做法在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引发了强烈共鸣;借鉴杭州模式,在国家层面设立“劳模工匠日”成为了热门话题。他要求,要围绕今年“926工匠日”,琢磨设计更好的载体和形式,进一步弘扬劳模工匠精神。要把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的建设作为今年“926工匠日”的“一号工程”加以推进,作为今年“926工匠日”的重点工作;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建设要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保文明、保廉洁,要保证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能在今年“926工匠日”前全面建成开放,要以精品意识做好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让公园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区块、每一个雕塑都成为精品,经得起检验;要把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真正建成劳模工匠的温暖之家和精神家园,真正建成杭州的爱国主义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教育基地。
(王钰哲)
浏览次数: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