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信第二幼儿园开展教师自我反思与改进活动
-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7日

幼儿园教师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可能传递出或积极或消极的信息,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时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而一些被频繁使用的语言在家长那里更可能隐含负面影响。因此,丁信第二幼儿园开展了主题为“教师不能对孩子说的那些话及教师不能对家长说的一些话”的自我反思与改进活动,在年级组长的主持下,将我园教师分成小班组、中班组和大班组,每个组的老师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对此每个小组都对此自我反思并进行改进。
小班组的教师认为“你真棒”“你最棒”这类评语在幼儿园中使用频率很高,教师常用它们来践行“赏识教育”理念,将它视为激励幼儿的“法宝”。的确,这类语言可能会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自信,带给幼儿前进的动力。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类语言运用不当就会沦为千篇一律、徒有形式、缺乏针对性的虚泛和无效的评价,反而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的副作用。在与家长沟通时,尽量不要马上与家长站对立面,不要去否定家长的心情。
中班组的教师认为在评价幼儿时,教师不宜随意使用“你最棒”“你最能干”之类容易导致幼儿产生相互间横向比较的语言。其次,教师应承认并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以每个幼儿过去的发展水平作为评价的基准,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和现实状况使用恰当的评价语言,以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而不是简单作出“你最棒”和“你真棒”之类虚泛且无针对性的评价。耐心倾听家长的想法,以同理心认同她的情绪。
大班组的教师觉得应尽量避免使用训斥、警告或威胁性的语言,坚持以正面的、鼓励性的语言为主,以增强幼儿改正缺点的信心和决心。对家长不能直白的只说孩子的缺点,也不能以命令、批评等语气与家长谈话等等。
每组教师都分享了自己的想法,语言,是科学也是艺术,经过每位教师的反思我们意识到作为幼儿教师要在掌握规范化语言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艺术化,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
(张冬彦)
浏览次数: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