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街道总工会用好群团改革试点 经验探索工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新着力点
-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7日
作为全省唯一城市社区群团改革试点单位,凯旋街道着眼全面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在两年的探索实践中,积极落实并深化“1+3+5+8”的改革方案,全面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史济锡,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才方等领导赴街道调研,对街道工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予以了肯定。
一、深化基层工会改革,凝聚社会治理重要力量
一是党建带工建,带出动力。街道党工委把工会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与街道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城建城管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总结。坚持街道总工会主席列席街道党工委会议制度、街道总工会定期向党工委报告工作制度,2019年,街道总工会共向党工委汇报工作15次。坚持每季度召开党建带群建工作会议,定期研究工会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分析研判关键环节,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坚持“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常态化,深化推进工会“推优入党”工作,推荐工会会员入党40人。
二是群团相互融,提升合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由党建办统一协调,系统化设计工青妇科等群团活动,通过品牌融合、队伍整合,形成活动共办、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2019年,街道总工会联合团工委、妇联、科协、侨联等群团组织,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凯益荟”、“凯尚e家”等阵地,组织开展职工讲座、心理疏导、相亲交友、暑期夏令营等活动共计20余场,惠及职工群众1200余人。
三是区域强统领,聚拢引力。强化对新领域、新阶层、新群体的工会组织覆盖,改革以来,累计新建楼宇工会3家、商会工会1家、新社会组织工会1家,28家非公企业同心圆单位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建立“凯益荟”联合工会,纳入从事职工群众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26家,及由团工委、妇联牵头联系的志愿服务、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等社会组织15家。将活动于各社区的社会组织纳入社区联合工会,对有工作单位或已加入会员的人员实施二次覆盖。
二、加强工会体系建设,打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一是持续提升工会覆盖。成立社区工会联合会,将原15个社区的工会、小企业联合工会整合,在全区率先成立集社区工会、社区联合工会、沿街商铺及个体工商户为一体的社区工会联合会14家,吸收沿街商铺和自由就业人员,推选社区工会工作者、小区物业、辖区企业、商铺职工代表担任工会联合会委员。截至目前,街道联合工会涵盖小微企业144家,沿街商户1062家;街道总工会下辖工会87家,实名认证会员11181人,比试点改革当年底增加4580人,增幅为69.4%。
二是持续推动阵地建设。基于网格化治理模式,形成以街道总工会为龙头、社区工会为枢纽、企业工会为基础的“1+15+N”的“小三级”工会组织服务阵地。即1个街道职工服务中心、15个社区职工服务站、N个包括职工之家、工会微课堂、“凯益荟”、“凯尚e家”等在内的功能型服务站所。由街道群团工作办牵头,将辖区青年之家、妇女之家、志愿者服务站、科普活动室以及共建单位、市场、楼宇、企业阵地与职工之家进行有效整合,所有服务阵地面向职工免费开放。
三是持续做好社会服务。开展“你来提,我来做”群团服务问需调查,共发放问卷4500余份,广泛征求意见,合理确定年度服务职工项目,制定月度、季度、年度工会服务清单,持续开展“五湖四海、一起同行”工会流动服务日活动25场。推行“最多跑一次”工会改革,职工服务站推行AB岗、两班制工作模式,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执行工会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常态化开展工会干部大走访,为职工提供面对面贴心服务,共开展走访80次,收集并解决问题20个。
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社会治理新兴模式
一是积极打造工会楼宇服务站所。以亿元税收楼宇——浙江物产国际广场的职工服务为要,打造由专人负责的集休闲、娱乐、服务于一体“凯尚e家”楼宇工会服务站,开展走访调研工作,摸清每幢楼宇企业行业分布及职工年龄学历层次、爱好特长、服务需求等情况。成立至今,共组织活动30余场,惠及职工群众2000余人。以服务站为样板,召开楼宇工会阵地建设现场会,推广“凯尚e家”楼宇工会在阵地建设、规章制度、特色活动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加大对新城市广场和同方国际两幢楼宇的经费投入力度,委派专职工会工作者定时定点在楼宇内值班,做到企业不出楼宇即可办理工会组建、医疗互助等业务,职工不出大楼就可享受工会提供的娘家人服务。
二是引导社会组织工会提供服务。以全市首家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凯益荟”为主轴,建立“凯益荟”联合工会,采取“成熟组织单独建、零星组织联合建、区域网络兜底建”的模式,逐步完善“内外联动、全面覆盖、区域融合”的社会组织工会组织体系,建立10个专业服务团队,引导激励服务团队服务职工群众。搭建交流平台,利用社会组织平台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改革以来,“凯益荟”工会联合钱塘公益研究院、省妇儿基金会、杭州种业集团、华语之声等开展主题研讨、论坛活动20余场。以“三社三微”为载体,与万科随园之家、公羊会、博雅心理咨询等社会组织开展多项公益合作,实现工会专项工作与服务职工的无缝对接。
三是将沿街商铺培育成工会力量。以网红美食一条街——双菱路的沿街商铺管理为契机,积极协同社区工会联合会、公安、消防、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开展沿街商铺“创建文明社区”工会积极分子评选活动。按照诚信守法经营、门前实行“三包”、经营场所洁净、消防安全防范到位、文明规范经营,促进社区发展4大项近20个小项的量化考评指标,在辖区1030家商户中开展检查评比,并择优50家商铺颁发证书。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形式,提升沿街商铺店主的服务意识、各部门管理效率和质量。疫情期间,向小企业、沿街商铺等发放倡议书2000余份、口罩3000余只,主动代购防疫用品30余批次。
(凯旋街道总工会)
浏览次数: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