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街道牢筑小区防控的四张“网”
-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2日

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西湖区北山街道织起了四张“网”,以全方位“包围”方式开展小区保卫战:
以力量联动织密全面网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加之复杂且多样的居民小区环境,依靠单一力量是无法应对的,因此要联合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单位一起协作,依靠各种力量来做到全面防控。
多方力量联动。街道干部下沉社区,社区以网格化确保每户走访或电话询问,摸清人员情况;专业消杀公司定期开展消杀工作,保障小区内公共环境卫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环卫部门联合做好隔离人员垃圾专项回收,杜绝二次污染;监控服务商提供技防手段,缓解24小时隔离值守的人手短缺问题;社会组织也以专业力量为特殊环境下的居民提供心理援助等服务。
群众力量联动。针对老旧小区缺乏物业管理的现状,街道、社区充分发动居民中的党员、楼道长、志愿者,加强小区出入口封闭和进出管理,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这些正面力量一是起到带头示范和引导作用,二是能够在“超一线”的地方搜集线索和信息,例如在掌握重点区域回杭人员、扫楼排查、宣传不聚集不串门等工作中发挥了价值,有助于防控过程的防漏网、堵漏洞。
以清晰流程织好规范网
防控疫情这项大工程,涉及环节又多又细还具有一定专业性,单靠条例、指令是不够的,搭配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流程则可以帮助有效开展工作,并且还能推广复制。
卡口检查零放过。杭州市新发布的最严“十项”措施中,要求小区全封闭,对居民实行“限行”,而老旧小区大多呈现四通八达开放型的特色,因此工作流程第一要点就是明确允许通行的出入口并设置防疫检查点,果断关闭其余出入口,形成封闭包围。之后的关键就是严格落实检查流程,不放过一人一车——问清楚,测准确,记仔细,分类处置——环节清晰,从而消灭病毒“外输入”的可能性。
居家隔离严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手必须同时抓。居家隔离人员并非确诊病人,但从严防死守原则及传染病特性,要以高度警惕心落实严隔离。细化的流程图让工作人员有一套完整的行事逻辑——什么人要被隔离,哪些单位或人员要参与隔离工作并且各自的职责又是什么,什么条件下可以解除隔离,什么情况又要启动应急处置。环环相扣的客观流程有效避免高压、紧张情况下的主观失误。
以宣传舆情织牢整体网
居民小区防控不单靠加人手、增物资来实现,更是要以防控氛围的营造为手段,提升居民自身的防控意识和水平,让其切实感受到自己也是防控参与者、自己也能出一份力。
宣传内容针对性。对于重点区域返杭人员较多的目标小区,强调“自觉上报行程”、“做好居家隔离”相关内容的宣传;对于出租房管理主体,及时宣传管控职责和管控不当案例的内容;对于广大群众,广泛宣传防疫知识,并且将防疫过程中的好人好事在社区内大力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社区防控工作的良好氛围;对于当前特殊环境下的人们的心理状况,也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
舆情处理及时性。主动向小区居民宣传有针对性且有用的信息是一方面,而当接收到来自居民涉及防疫的投诉和信访时,要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及时回复投诉人和信访人,做到“当天100%”。以公开、透明的态度,将投诉和信访转变为澄清消除谣言、缩小不利影响的机会,转变为传递正确有价值信息的机会,且能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参与感和重视度以及对防控工作的配合度。
以贴心服务织就温暖网
疫情防控必须不折不扣严落实,但防的是病毒、控的是人,工作人员关注的不仅仅是防疫的数字、流程和报告,而是始终带着服务的理念,让防控工作有温度地进行着。
持续关爱特殊群体。特殊时期,尤其要做好特殊群体、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了解他们的所需,确保基本生活保障;提供上门消毒服务,送上口罩、消毒液等急需物品帮助他们做好病毒防控;积极运用临时救助等手段,对因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对象,及时给予先行救助;对于确实有助餐需要的老年、高龄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居民提供送菜服务。
隔离隔人不隔爱。居家隔离观察必须不折不扣严格执行,同时,工作人员也发挥他们贴心的特色,主动承担为隔离人员采购基本生活物品且送货上门的服务;每日随访除了公式化流程外,也会多说几句宽慰和打气的话语。特殊情况下,隔离人员乃至普通居民都可能出现情绪波动等一些负面的心理状况,这时会有社会组织专业人员为大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确保身心防控都到位。
(蒋璐敏、顾英颉)
浏览次数: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