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的意见
-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9日

市委〔2014〕9号
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的意见
(2014年8月9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和促进全市企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同时,主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实现企业自身健康发展、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现就进一步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凝聚共识,明确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目标任务
1.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实现高起点上新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认识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作为推动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的重要手段,作为提升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质量的主要载体,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抓手,引导和支持企业从内部和谐向外部履行社会责任拓展,加快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为建设“美丽杭州”、攻坚“四治”和我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2.基本原则:
――坚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将社会责任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实际,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坚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相统一。继续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强化企业用工的责任意识,实现职工体面劳动,推动企业与职工、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主要目标: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理念进一步深化,“党政主导、企业主体、各方联动、工会力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加强,“杭州标准”被企业和社会普遍接纳,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实践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17年底,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参与社会责任建设,60%以上参与评估企业达到C级以上标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实践成为“幸福和谐”杭州的新名片。
二、突出重点,努力打造最具社会责任企业
4.强化守法经营,打造诚信企业。引导和督促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以及行业规则,推进企业信用建设;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改善产品性能,完善服务体系,妥善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建议;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企业治理结构,规范经营决策、提高企业效率,保障投资者和债权人权益;建立合作共赢的商业伙伴关系,促进上下游供应商开展社会责任建设,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商业秩序。
5.推动自主创新,打造活力企业。引导和支持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加大产品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创新产品、工艺、服务和经营方式;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和传统产业改造,着力突破产业和行业关键技术,增加技术创新储备;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积极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深化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6.促进节能减排,打造绿色企业。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和制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完善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增加环保投入,改进工艺流程,实施清洁生产,降低污染物排放,从源头削减污染,有效预防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开发节能产品,优化燃料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成为绿色产业链的驱动者。
7.实现体面劳动,打造和谐企业。引导和监督企业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与职工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深化厂务公开,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保障职工职业健康,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和其他疾病对职工的危害,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8.致力公益慈善,打造爱心企业。引导和鼓励企业普遍健全扶贫帮困机制,关心困难职工的生活,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和诉求;为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员等提供工作岗位,关心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支持企业形成爱心文化,树立反哺社会意识,积极参与“春风行动”、帮扶共建、无偿献血等各类公益慈善活动,关心支持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公共福利事业。
三、多措并举,切实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水平
9.围绕“两个融入”,激发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主体意识。把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融入美丽杭州、平安杭州建设,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相结合,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与保障改善民生相结合;把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形成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切实增强企业推进社会责任建设的内在动力,推动企业建立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及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公信力和责任竞争力。
10.健全组织制度体系,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管理能力水平。继续把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情况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考核导向作用,完善目标考核管理办法,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学习交流培训,推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社会责任建设工作提供人才支持;落实对社会责任建设工作突出企业激励政策,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源向积极开展社会责任建设企业倾斜,依法依规对企业缺乏信用、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危害安全等行为予以惩处,切实构建起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体系。
11.强化分类指导,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实效。把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总体要求与具体差异性结合起来,因企制宜,分步推进;进一步优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推进模式,综合考虑经济区块特征,统筹部署、突出重点,坚持全面推进和试点示范、典型引领相结合,明确努力目标,进行分类指导;积极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区域整体推进和专项推进行动试点,力求在重点区域、企业和社会关注的社会责任建设重要内容上取得新突破。
12.加强标准应用,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规范运作。充分发挥杭州市《企业社会责任评价规范》的引导、指导和规范作用,提升标准的社会知晓度、认可度和影响力;坚持以评促建,实行跟踪指导,把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评估过程,作为推动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自觉、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手段,及时反馈评估结果,指导企业不断加以改进;发挥优秀典型企业示范带头作用,提升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集聚溢出效应,引领全市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13.完善服务保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创新发展。认真总结社会责任成功经验,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宣传交流,及时发布《杭州市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建立优秀案例传播机制塑造杭州企业富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形象;加强财政经费保障,构建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引进先进理念,拓宽社会责任工作的国际视野,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实现杭州标准与国际通行标准衔接互通,不断推动杭州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实践创新发展。
浏览次数:9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