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大讨论”征文
伴随企业共成长:记电工维修师傅沈建明
-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30日
伴随企业共成长
——记电工维修师傅沈建明
(杭构集团 缪细荣)
没有华丽的舞台,不是亮闪闪的岗位,平凡却不普通,用执着的坚守,做好自己,做好每一件事。你的故事没有最震撼,却历久弥香。——题记
对沈建明最深的印象,这是个牛人。他的技改和小创新,会时不时的出现在公司的橱窗,每年的优秀员工名单中,也总能看见这个名字。最开始,很难将这个名字和那张看起来有点腼腆的笑脸联系在一起,印象中,那些个响当当的技师,全是一个个一板一眼摆弄着庞大机器和零散配件且不苟言笑的老师傅。随着共事年份时间加长,工作中的接触越来越多,才发现,自己脑海中对技师的理解是被80年代泛黄的杂志给误解了,执着的他们,很认真也很可亲。
2003年,建工建材在仁和新桥建厂,29岁的沈建明结束上一家单位10年的电工工作,来到离家较近的建工建材就职。优秀的工作氛围会打造优秀的员工,这句话在他身上是很好的验证,当年还一直奋斗在建工建材一线的钟超文成为他的师傅,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钟超文同志,2007年被评为我们杭州市劳动模范,是不折不扣的基层优秀党员同志。正是这一对无私奉献的师徒,开启了建工建材电工维修的新时代。用钟超文师傅的话说,人家单位的电工那是比较高大上的岗位,在我们建工建材,电工那是一个综合工作岗位中较多工作的一种称呼,当时身为搅拌楼班长的钟师傅,带领这个徒弟维护整个搅拌楼的运转,从厂区的水电管控,到搅拌楼设备的管理、维修都是电工的职责,2008年,钟超文调任二线工作后,沈建明自然而然的接过了这个重任,整个搅拌楼生产班组日常管理开始纳入他的职责中,他也很好地延续了师傅的老习惯,凡事必身先士卒。搅拌楼的生产运作是24小时不停转的,万一停下来,那就是沈建明最苦最累的时候,半夜12点、凌晨2点、早上5点,有故障了,出现疑难问题了,电话一响,他就得从舒服的床上爬起来,奔向搅拌楼。钟师傅一直感叹,企业得亏捡了这个“宝”,家里离得近,还能担大任。这个“宝”在每年春节期间,组织安排完搅拌楼常规检修后,还要做一件事情,就是隔天就来将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一次运转,以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沉淀池不凝结保证春节后设备正常运转;沙石堆场地仓的渗水也必须每天用水泵抽掉,不然影响上料皮带机的正常使用。而周末,节假日这种日子,单位也是能经常看到他的身影,他说,没出故障,在公司呆着,也比较安心。2011年,公司党组织在对他的思想和实际工作付出进行考量后,一致同意吸收其为中共党员。
都说技术人才,贵在精和专,而沈建明走的路线跟其他人显然不一样。2006年,通过对电工技能的进一步掌握和熟练,他顺利通过维修电工技师评审,成为建工建材第二位技师称号获得者,并凭借技能的突出,多次获评杭构、建工集团、建设系统职业技能带头人称号。他的专研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电工这个一领域,而是凭借着对企业搅拌楼生产系统、水电管网的越发熟悉,完成抢修、检修工作之余,他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企业、市场的发展要求接轨,将企业建厂以来的设备等往更系统、合理,经济方向上技改,以适应市场,促进企业更好发展。2011年,响应国家供电部门要求,他组织并安排对公司供电设备进行了提高功率因数节能减碳的项目技改,通过改造企业内部电网布局更合理,各设备用电质量显著提高,而企业电力经费由技改前的罚款转变为技改后受到供电部门的经济嘉奖;同年,由于前期单位地基下沉导致地下管网断裂,水资源出现浪费现象,为杜绝浪费现象,他组织完成厂区水网管道改造,成功查找渗水点,节约了水资源;2015年结合生产需要,对皮带输送机延长使用寿命及增设安保装置进行了创新改造,通过从机械装置及电气系统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进及创新之后,使皮带输送机的故障率有了显著降低,生产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的同时安全防控体系有了进一步加强,延长了原有设备的使用周期,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为响应杭州市“五水共治”工作,组织完成公司搅拌楼场地冲洗水管网的改造,改造后,自来水用量直减2000吨/每月,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了扬尘,为职工身体健康和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年,组织新产品湿拌砂浆滚筒筛的设计制作,为公司新产品的生产提供了设备保障;完成码头水泥船输送管路的设计安装,为公司原材料供应提供便利,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2016年组织完成1号搅拌楼的设备大改造,改造后的1号搅拌楼成为公司生产“全能手”,为企业承接新的业务提供了设备保障。除了以上大项目的技改,他手上,小的、便于工作的技改还有很多。曾经问过他,这些技改花的时间,肯定不在少数,也不可能在家里完成,你一年有多少时间在单位里的?他轻微一笑,笃定地说,估计在360天左右。
从性格内敛、专攻术业的电工,转变成为一个集设备设备管理及维修,企业水电布局与管控、搅拌楼生产班组安排与管理的多面手,沈建明自己一直很感激的是他的师傅,他说,从当了10年的纯电工到跟着师傅做这些综合的其他工作,最开始也有不情愿,但是师傅几十年如一日的这么做着,一直打动着他,直到他自己开始主动的找需要改进、需要更新的地方时,他也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份综合的工作。他记忆中,最开心的一件事情,是有一次搅拌楼称重传感器出现故障,导致搅拌楼数据有异常,多次排查,都未发现原因,在尝试很多种检修方案后,终于顺利解决该故障,他说那天下班回到家已经是晚饭时间,禁不住开心,平常不怎么喝酒的他,让妻子给他拿了点白酒出来,一口下去,那时候的心情就是三个字“倍儿爽”。当然,有开心也有纠结的时候,最痛苦的一次,是2号搅拌楼主机卸料油泵发生故障,这种情况下,搅拌楼不能进行生产,影响到了现场的供应,为了尽可能快的恢复生产,他们第一时间安排抢修。时间紧,任务急,他带领班组排查了各种可能发生的原因,忙到下半夜还是解决不了,为了更好做第二天的工作,他们决定明天再战。到家后,躺在床上的他,在床上各种翻腾,脑袋里是各种方案,就是睡不着,于是天不亮,他又回到单位开始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各种尝试,终于发现是电脑程序输出通道原因,经过处理,搅拌楼恢复生产,他才长舒了一口气。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2015年年末,我到一所大专院校招聘大专生,非常有幸同行的是我们资深的老领导,在与前来应聘维修电工的学生讲解我们岗位时,她说,这不是一个亮闪闪的职业,工作辛苦且需要专注于这项工作,容不得一点点的敷衍,很多大专生去做,心里觉得亏待了自己,可是,这是一个值得去付出和坚持的工作,就像窖藏的酒,你付出的越多,坚持的越久,它的芳香会越迷人。沈建明用13年的大好时光在坚守,而且他还在接着坚守下去,我们也期待着这个平凡的岗位,在他的坚守下,为企业绽放更多的精彩。
浏览次数: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