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剑飞:从饲养员到工会主席
-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8日
范剑飞进万强农庄工作已经15年了,她担任农庄工会主席,则是5年前的事情。
范剑飞原是桐庐县龙潭村的村民,到万强农庄工作前,她在山里亲戚家的作坊里织过布,在外打过零工。1999年,老知青钱万强回到插队过的龙潭村,办起了农庄,需要人手。村书记就把范剑飞推荐到农庄养猪。这一年,范剑飞30岁,是个5岁孩子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
2009年,农庄要建立工会组织,范剑飞被大家推举为工会主席。她很意外,觉得自己能力不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想推掉不干。农庄董事长钱万强跟她说,你不要担心,慢慢学,大家既然选了你,说明他们相信你,一定会配合你的工作。
一次,杭州市总工会举办基层工会干部培训班,通知发到农庄,钱万强就给范剑飞报了名。一个星期的培训结束后,范剑飞回到农庄,大家发现她变了,总是把“我们老师”这几个字挂在嘴上。所谓“我们老师”,就是工会培训班上给大家上课的老师。工会培训课上学到的东西,给范剑飞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知道了这个世界比她原先所看到的要大得多,丰富得多,她朦胧地感觉到自己的人生开始发生某种变化。她意识到,除了工作赚钱养家,还有更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范剑飞也懂得了一个企业为什么要有工会,工会主席在企业里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渐渐地,她开始担当起这个角色来。
一天,养猪场一名员工对范剑飞说,养猪的人天天要干活,这几天下雨,果园的人已经休息好几天了,为什么不来帮我们干活?范剑飞觉得他说得有道理,第二天就带几名果园员工到养猪场帮忙。后来,到了果园最忙的季节,人手不够,范剑飞又动员养猪场员工到山上给刚刚结出来的梨子套袋。这样,员工之间增加了互相了解,关系也更融洽了。
2014年春节过后,回家过年的员工们又来农庄上班。一些员工找到范剑飞,要她跟农庄负责人提议,能不能给大家加工资,因为他们觉得,跟他们回家过年时听到的一些企业的薪资相比,农庄给大家的待遇偏低。范剑飞想,待遇低一点,是事实,给员工涨工资,她也想。但是,她知道,前一年,农庄刚好遇到亏损,可能不能完全满足大家的愿望。于是,她表示会把大家的要求反映给农庄,但同时也把农庄所遇到的困难和局面分析给员工们听,在跟农庄负责人沟通后,农庄考虑到员工的利益,给大家增加了工资,满足了员工的要求。同时,农庄承诺,如果下半年企业的经济效益好,会多发一点奖金,照顾员工利益。员工们愉快地接受了这个方案,事后,大家觉得范剑飞办事很实在,既懂得体谅农庄的困难,又考虑员工的长远利益。这是范剑飞第一次协调员工和企业的关系,通过这件事,她第一次实实在在的体会到工会主席应该怎么当。
现在,董事长钱万强说起农家乐的经营,总要提到范剑飞。万强农庄是个农业企业,员工以本地村民为主,平均年龄偏高,受教育程度偏低,一般来说,不容易开展工会工作。县里工会干部经常来农庄了解、指导工会工作。在县总工会的帮助指导下,农庄建立了职工书屋,已经有上千册各类图书;建起了乒乓球室等娱乐设施,业余时间跳起了排舞,职工生活更丰富了,范剑飞做工会工作也更有劲头了。
来农庄的客人越来越多,在跟这些客人的接触中,范剑飞知道了以前不了解的东西,视野更加开阔了,想问题的角度也跟以前不一样了。她注意听客人们在讲什么,想从他们那里汲取更多。范剑飞变了,她的人生有了变化,她的世界有了变化,她还将继续变化……
(《杭州工运》第48期,3版,余斐、钱源/文)
浏览次数: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