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一个工会人和一个农贸市场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8日
  袁国琴,古荡街道总工会副主席,从事工会工作20年,在岁岁年年中,演绎着一个普通工会人的点滴故事。本期,让我们一起聆听袁国琴与杭州第一个农贸市场工会的故事。
  2004年,是古荡农贸市场工会成立的年份,也是袁国琴从事工会工作的第十个年头。这一年对她来说,意义非凡。农贸市场与市井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平常人逛菜场遇到问题,至多抱怨、牢骚几句。是一次偶遇的纠纷,让袁国琴下定了要在农贸市场组建工会的决心。那是一个雨天,农贸市场在潮湿的空气中如往常般熙攘,水产摊位前,一名中年男子提高了嗓门和商户争辩着,待她走过去想看个究竟时,商户已经妥协,一脸无奈地给那个男子退了钱。当围观的人群散去后,商户的一通埋怨她听进了心里。“本来就是小本经营,还有那么多规定管束着,我也是被骗的,谁来管我们的死活。”就在那时,袁国琴意识到,消费者的权益有那么多规定、制度来维护,那商户的权益呢?农贸市场该建工会了。
  十年前,由于大多数人还对工会性质认识模糊,甚至误解,工会组建工作举步维艰,很多中小企业都为了不交工会费而拒绝组建,更不用说是由大部分外来经营户组成的农贸市场了。因此,袁国琴做的第一步工作便是开展宣传。黑板报、广播、横幅齐上阵还不够,座谈会、民意测验、公开信,只要是能想到的办法,全都用上了。在一个月高密度的宣传中,她几乎每隔一天就要到农贸市场报到。摸情况、想对策,付出终于盼来了回报。一个月下来,有70%的经营户自愿申请入会。有了民意基础,紧接着就是操作实施。因为是杭州第一家农贸市场工会,没有先例可循,袁国琴与市场管理方、商户代表沟通了不下十次,最终,确定了“会员发展自愿、班子组成合理、成立过程规范”这三大原则,最大限度地确保工会组建顺利。
  袁国琴一直坚信建立组织是工会工作的基础,而开展活动、依法维权才是工会工作的灵魂。所以在古荡农贸市场工会成立之后,她去农贸市场的频率和次数并没有比组建期间少。在她的策划和引导下,古荡农贸市场工会建立了工会例会制度、接待群众访问制度、扶助帮困探视慰问制度、筹集合理化建议制度、年度目标考核及“优秀经营户”奖励制度等八项工作制度。同时,为了鼓励商户为市场的发展出谋划策,通过工会与市场管理方协商,对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且具有一定贡献的商户,市场行政方将在年底摊位管理费收缴上给予优惠政策,并作为工会年末评审“星级摊位”的依据之一。此外,为了进一步维护商户权益,在她的提议下,市场方与经营户签定的租赁合同,根据《工会法》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规范。除了常规的职工卡拉OK演唱会、中秋赏月等活动,她发起的古荡农贸市场技术比武,至今已经办了三届,深受经营户们的欢迎,就像她说的,“卖菜也是样技术活。”通过比武,经营户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有追求了。
  杭州第一个农贸市场工会的故事讲完了,袁国琴的笑容中有满足,有自豪,有热忱,有幸福。是啊,作为一个工会人,最能体会和享受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了,也正是这种幸福,如蜜般一直润泽着她,让她如花般历久凝香。
(《杭州工运》第32期,3版,蔡卉/文)
  浏览次数:714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