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工会举办“思政领航 智造强国” 劳模工匠入企行主题交流活动
-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7日
5月23日,市工业工会“思政领航 智造强国”产业工人“大思政课”走进中策橡胶。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入精神动能,推动“智造强国”实践与思想政治引领深度融合。杭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凌卫洪,市劳模工匠协会副会长、工业分会会长、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培育对象葛小青,市总工会经济工作部、市工业工会有关人员以及市工业系统劳模工匠、职业技能带头人、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共180余人参加活动。
现场观摩:触摸“未来工厂”脉搏,感悟“智造强国”精神
在中策橡胶未来工厂展厅,MES、智能数字孪生、生产数字孪生、设备智能在线监控、能源管理、安全物联网等10多个系统的实时显示屏上,数据、图表、影像信息不断变化,好似一幅幅流动的科技画卷,精准勾勒出生产全流程的动态图景。工作人员轻点屏幕,即可查看设备运行状态、优化资源调配。智能化生产线如精密运转的“钢铁动脉”,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工业机器人以超高精准度完成各项作业,尽显数字化转型的高效与便捷。“以前靠手摸眼看,现在屏幕点一点全清楚,干活轻松多喽!”金鱼集团浙江工匠胡光华感慨,“咱们一线工人就盼着这种能让工作更安全、更体面的技术革新!”
点题授课:聆听劳模工匠故事,汲取“大思政课”养分
活动现场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再学习、再宣贯。要求工业系统劳模工匠、技能带头人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思想政治凝聚奋斗力量,以技能技术点亮匠心之光,以使命担当为动力,以创新实干为引擎,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各种形式推动重要讲话精神走进车间班组,深入每一位职工心坎。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培育对象西子洁能特级技师葛小青带来的“不忘初心,做新时代的大国工匠”思政课,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他以工匠精神为主题,以学习技术、磨炼技术、传承技术为主线,以“从学徒到特级技师”的成长轨迹为切入点,将从业30多年来扎根焊接一线,攻克几十项技术难题的故事娓娓道来。每一个技术难关的突破,每一次创新方案的诞生,都凝聚着他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刚进厂时,焊接面罩一戴,眼前就剩焊花‘滋啦’冒,师傅说‘要想焊得好,先练蹲得稳,学技术要吃得起苦’……”葛小青掷地有声的话语,直击在场每一位活动参与者的心灵,引发强烈共鸣。
师徒传承:签订匠心传承之约,践行“智造强国”使命
5位劳模工匠和职业技能带头人分享了各自岗位成才、技术传承的经历。8对师徒现场郑重签订师带徒协议,一纸协议,承载着匠心传承的厚重承诺。四手相握,一头是精湛技艺倾囊相授的诚心,另一头是求知若渴虚心求教的热望。这不仅是技艺的接力,更是奋斗精神的传递。全国劳动模范、杭州电缆高级技师雷建土动情地说:“我们签订的不仅是技术帮带之约,更是一份匠心传承之约。我要将技术经验与工匠精神传承发扬下去,让‘大思政课’的精神内涵在技术技能传承中不断升华。”
市工业工会主任潘坚表示,此次活动是工业工会落实“中国工人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通过“现场观摩+思政教育+技术传承”的形式,致力于打通产业工人思想进步、岗位成才的“最后一公里”。为系统职工成长成才搭建了多元发展的广阔舞台,助力其在匠心传承与技术突破中实现人生价值;为系统企业注入了创新驱动的强劲动能,以高技能人才团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杭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助力杭州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抢占高地、勇立潮头。杭州市工业工会将持续深化“思政+技能”同步提升的工作模式,让“三个精神”成为引领工业战线职工建功立业的鲜明旗帜,为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与人才活力。
凌卫洪强调,要聚焦思想铸魂,纵深推进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建设。把大力弘扬“三个精神”,作为工业系统工会工作的主旋律。进一步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作用,进一步团结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要聚焦技能强基,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改革攻坚。以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主线,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协同党政努力畅通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通道,构建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促进产业工人技能学历双提升,推动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要聚焦创新赋能,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做好“传帮带”,提升一线职工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发挥阵地作用,依靠团队力量,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技能培训、工艺改进和新产品研发;搭建平台提供舞台,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技术研发、项目合作等机会。希望工业系统全体职工以思政为引领,向“新”而行,奏响劳动创造幸福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