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马廷方:一丝一缕编织丝绸梦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日

  在丝绸上“搞科技”是怎样一种体验?“丝绸工匠”马廷方对此特别有发言权。
  因为父母从事养蚕工作,马廷方从小就开始接触蚕桑丝绸,对丝绸有着特殊的情结,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浙江丝绸工学院(现为浙江理工大学)。
  1993年,大学毕业的马廷方进入杭州笕桥绸厂(万事利集团前身),成为万事利集团的首批大学生。他从零做起,从最基础的车间员工做起,先后从事过丝绸织造、印染、服装技术和管理、销售等一线工作。他博采众长,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
  20世纪90年代,万事利集团的技术改造在国内同行里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斥“巨资”进口了最先进的喷水织机和印染设备。面对新设备新技术,马廷方跟着师傅学、对照英文说明书反复琢磨着学,最终用一星期时间攻克了制版关键设备的操作工艺,并马上带领整个制版团队开始生产。为了节省时间攻克技术难题,他天天睡在工厂里,常常跟方便面打交道。
  2001年,杭州万事利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马廷方也向职业经理人转型。技术出身的专业度和后期做业务锻炼出来的市场敏锐度让他确立了公司初期的发展方向——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产品和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2008年,在马廷方的主持推动下,数码印花团队编写完成了数码印花标准作业规范化手册,为当时尚不规范的行业制定了一套基础标准,还开发了“所见即所得”色彩管理系统、智能花型设计系统……推动了数码印花产业朝着大批量、规模化发展。
  2017年,马廷方和技术团队再创“独门绝技”——在薄如纸张的丝绸双面,进行同花同色或同花异色喷印且不影响美感。这个被众多奢侈品品牌称为“无法打破的魔咒”的IART数码印花定位印花技术,打开了围巾设计的新纪元,从此丝巾不再有正反面,甚至可能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正面,在消费者群中更加受到火热推崇。
  从业30年,马廷方始终扑在技术一线,被评为全国纺织行业劳模、2019年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杭州市C类人才等。公司还成立了马廷方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公司最具代表性的技术精英团队进行技术研发和新技术产业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目标,是马廷方带领团队不断革新进取的重要“秘诀”。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紧贴企业生产中的难点,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活动。一项项创新科技不断开花结果——ICOLOR色彩管理系统开发,解决了印染行业多次调色无法准确的难题,提高了数码印花一次性成功率;GBART免水洗环保印花技术生产的新香云纱、时尚运动袜,将引领下一个消费狂潮……
  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马廷方长期注重培养企业技术骨干和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以现有研发人员为核心,通过聘请国内技术专家,与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国内院校合作强化企业研发力量,通过帮、扶、带、教等形式将个人的先进经验转化为群体的技能优势,把在技术、生产中遇到和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总结,形成设计、工艺、质量等技术标准,从而带动了技术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目前,马廷方团队已培养出5名高级工程师、5名高级技师以及10多名中级工程师。坚持不懈的技术改造和高素质人才梯队的建设,让企业在实施自主创新活动中年年都有新思路、新成果、新产品,增强了企业快速发展的后劲。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做事方式,坚持为了做好一件事、一样产品,不断顺应时代、技术发展去改变方式方法,这就是我眼中的精益求精。”在创新的道路上,马廷方始终怀抱热忱、步履不停。
  (葛玲燕)

  记者手记
  “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方法去坚持创新地去做相同又不相同的丝绸工作”,这是马廷方眼里的匠心。多年来,正是恪守着这份匠心,马廷方带领团队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树立了一个又一个行业标杆。他就像不知疲倦的蚕,一丝一缕编织着他的丝绸梦,并在岁月洗练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编辑:县域劳动者风采   浏览次数:3611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