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职工创新彰显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8日 来源:工人日报

  日前举行的首届内蒙古自治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上,155家企事业单位展出了468项创新成果。

  《工人日报》记者从成果展上获悉,此次成果展共设立内蒙古12个盟市展区、6个产业展区,展出的职工创新成果既有传统优势产业,也有新兴前沿行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在参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后,对参展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职工创新成果显著

  记者在成果展现场看到,多位大国工匠、北疆工匠、全国劳模带着自己的创新成果来参展。参展的两位大国工匠,分别是一机集团的卢仁峰和北重集团的戎鹏强;4位北疆工匠,分别是一机集团的赵晶、神宝能源公司的吴险峰、呼铁局的张发和河灌总局的徐宏伟。

  此次展出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中,有不少前沿科技成果。例如,在生态领域,展出了蒙草公司创新成果“腾格里蒙古韭”、沙漠之神公司创新成果“益生菌发酵型驼乳粉”;在制造行业,展出了一机集团创新成果“半球形网罩成型新技术应用”、北重集团创新成果“无人驾驶矿车”;在能源行业,展出了内蒙古电力公司创新成果“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华能伊敏煤电公司创新成果“矿用自卸卡车远程管理系统”等。

  搭建平台推进职工创新

  从2001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组织开展全区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平均每3年评选一次。从2015年起,自治区总工会专门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优秀创新成果。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工会努力为职工创新搭建平台,大力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骨干带头作用,紧紧围绕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等中心工作,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等活动。

  截至目前,自治区已建立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2131个,其中全国示范性创新工作室7个,自治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228个。据不完全统计,自治区级以上职工创新工作室确立创新课题3000多个,取得创新成果200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70多项;自治区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创造及节约经济价值约50亿元。

  “一项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发明、小创新,却可以为企业创造数量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个小小的技术攻关,可以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重大难题。”自治区总工会经济部负责人说。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每年取得职工技术革新项目和发明创造2万项,职工提合理化建议5万余件,推广先进操作法1500项以上。自治区总工会从2006年起连续开展“百万职工技术大比武”活动,每年参加技术比武的职工达100万人次以上。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积极争取财政资金,从2013年起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列入自治区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将创建补助经费列入自治区总工会年度预算,对命名的自治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每个给予2万元的经费补助。各盟市、产业工会也制定了经费补助政策,给予本级创新工作室5000元至2万元不等的补助。据统计,自治区各级工会已投入3.94亿元用于建设、维护创新工作室。

  如今,内蒙古自治区已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工作室群类,既有集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管理创新于一体的综合型工作室,也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等不同类型的工作室;在骨干人才的选拔上,既有知名劳模、北疆工匠、首席技师,也有管理能手、服务标兵等。一个人才、技术、成果集群化发展的格局,日渐清晰。

  自治区总工会还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平台作用,推动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线上,着力打造省级职工创新成果数字虚拟网络展馆——内蒙古自治区职工创新成果网上展馆;线下,与有关单位共同举办自治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

  自治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龚家栋表示,此次举办成果展是工会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具体体现。今后,自治区各级工会要引导有条件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开展横向联合,创建跨区域、行业、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协同放大效应,努力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要搭建好职工创新工作室成果交流、共享和推广平台,推动职工创新工作室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技术开发、项目对接、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成果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编辑:邹毅   浏览次数:646

增值电信经营许可证:浙ICP备11032011号-1   主办单位:杭州市总工会   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Copyright@2014-2020 www.h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