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总工会分享先行改革体会
余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 杜坚强

2017年4月,在全省县级工会先行改革工作培训会上,省总工会选择县级工会先行启动改革,并确定余杭区总工会等17家单位为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为我省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工会改革探路。

今年7月7日,在市总召开的杭州市工会改革推进会上,余杭区总工会分享了改革试点的经验。本期《杭州工运》刊发余杭区工会改革的主要任务及试点的主要体会,与读者同飨。


主要任务

五个层面  六项制度  七大举措  全面推进

今年是余杭工会的改革之年,作为省市工会确定的县级工会改革试点单位,余杭工会改的总体方案己经被余杭区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六个配套方案也已制定完成,目前正处于对总体方案和配套方案一一加以落实的过程。

余杭区总工会将从转变职能、强化组织建设、加强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打造网上工会等方面来推动和落实改革的相关举措。

余杭工会改革围绕增三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四化(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的主要目的推进,而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有三点。

第一,工会组成人员结构的改革,提高基层一线人员的比例。为此,我们设定了五个层面的结构指标,即会员代表中基层一线人员比例达85%以上,全委会委员中基层一线人员比例达50%以上,常委会委员中基层一线人员达30%以上,工会领导班子中兼挂职人员不少于50%和机关工作人员“1+3”使用机制(“1”是指专职干部,“3”指选派的挂职干部、兼职干部及工会志愿者)。

第二,工会日常运行机制和方式的改革,更加体现以职工为本的理念。为此,我们设置了六项制度,即工作职责法定制,工作内容清单制,工作任务征集制,工作人员三分制(专职+兼挂职+志愿者),工作方式联动制(下级工会联动、网上网下工会联动),工作业绩测评制(从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三方面为内容进行测评)。

第三,重心下移,推进基层工会组织的改革,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为此,我们设置了七个方面的举措,即配齐配强镇街专兼职工会干部,选聘职业化工会工作者,按照“四有”要求、强化基层建设,深化完善区域化工建工作,加强服务活动阵地建设,探索日常运作模式,建立镇局工会主席述职评价制度。


经验体会

勤汇报  抓关键  重配合  有条不紊

党委重视支持是基础。党的十八大以后,改革已成为我们国家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招,涉及之广、任务之重、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作为群团组织的工会,如何引起同级党委的关注、重视和支持,是做好工会改革的基础。为此,我们在被省市总确定为试点的第一时间就向区委分管书记就工会改革的主要精神、目前状况和下步设想进行了汇报,听取他的意见,争取他的支持,并由此得到区委的重视。在此期间,我们先后三次向区委分管书记汇报改革进展和落实的举措,及时得到他的支持。

工会主动有为是关键。我们认为,群团组织有三大特性,其中工作方法的主动性最为重要。为此,我们在第一时间向党委分管领导汇报的基础上,第一,立即成立工会自身的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抽调人员设立专门办公室;第三,落实责任,明确分工;第四,确定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第五,不定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分析情况、研究方案、督查进度;第六,主动及时与相关部门对接沟通,争取理解和配合。

部门理解配合是因素。党委是否一次性通过方案,除了党委分管领导的支持外,相关部门的理解和配合也是重要因素。此次余杭工会改革也得到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比如涉及到干部的调配,以及干部职级待遇、中层干部的配置和党建带工建等工作时,就必须与组织部进行良好沟通;如果需要增设几个内设机构,或者准备借改革的机会,归并几个内设机构,就要与编委办打交道对接;人社局不仅在日常工作上与工会联系最为密切,而且在工会改革中的人事问题,也是他们的职能;而工会干部和机关职工的增减都涉及财政人员和工作经费的匹配,所以财政局的理解配合也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