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办实事 件件温暖职工心
发布日期:2018-11-29
  心系职工 砥砺前行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1978年,中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坚定步伐。40年疾风沐雨,砥砺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进步,中国经济社会得以全面飞速发展。而工运事业,也在这40年中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记录杭州工运事业壮阔发展历程,本报推出“心系职工 砥砺前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本期推出第一篇。

  记者 王钰哲

  时间回到2011年的开头——

  市总工会面向全市职工作出郑重承诺,扎扎实实办好“在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地新建50家‘新杭州人文化家园’”等“十件实事”。这十件实事件件关乎民生,事事涉及职工切身利益。

  一年来,市总工会对各项民生实事进行了任务分解,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建立起统一领导、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督办检查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民生实事工程建设。

  到2011年底,这十件实事已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目标任务,向全市职工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紧紧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每年坚持为民办好十件实事,是杭州市总工会服务职工工作的一大特色。从2011年起至今,年年办实事,件件暖人心。

  激发职工勇当创业创新主力军

  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化蓝领素质提升工程,完善职工成长成才机制,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历来是杭州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而提升自身素质,强化自身能力,同样是职工们关心的心头大事。

  2011年,市总工会就将职工技术素质提升工作写入了当年的实事项目,此后每一年的实事项目中,都至少有一项和职工素质提升相关,如2015年和2016年“对5000名以上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奖励”、2017年“扩大退休职工培训课程,培训人数1000人以上”、2018年“开办‘技能微课堂’100场”……与每一年的实事项目相对应,杭州市总工会在全市职工中大力开展立功竞赛,深化技能培训、技能比武、技能帮带、技能晋级、技能激励“五位一体”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近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技术培训班8万余次,对27.3万名职工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帮助2.4万余名名职工取得了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你晋级,我奖励!“对5000名以上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奖励”于2015年被写入市总工会实事项目,只要是在本年度得到晋级的杭州市工会会员,并取得由浙江省、杭州市本级及区县(市)人社部门核发的高级工以上(含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获得奖励。2017年起,激励人数增加到8000人,奖励职业(工种)范围扩大到包括由浙江省、杭州市本级及区县(市)人社部门核发资格证书的所有职业(工种)。据统计,2017年杭州共对8631名当年晋升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职工,总计奖励金额达480万元。

  让外来务工人员圆梦在杭州

  “圆自己一个大学梦”是许多在杭外来务工人员的心愿,从2012年起,“启动资助千名农民工上大学计划”被市总工会列入当年的实事项目,计划5年时间资助1000人圆大学梦。计划启动后,报名异常火爆,资助名额也一再调整。2014年起,资助名额增加到了每年1000人。从原来的一个学校、23个专业,拓展到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和高职院校,有70余个专业供职工选择。今年,该活动已经进入了第7个年头,60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从中受惠。

  除了圆大学梦,在杭的外来务工人员还有许多梦想想要实现,比如春节前夕,早点回家与家人过个团圆年;比如每年能参加体检,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又比如在杭州与心爱的人喜结良缘,白头偕老。为此,杭州市总工会从2015年开始在全市工会中开展以建家入会、权益保障、素质提升、帮扶救助、幸福关怀等“五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工圆梦计划,并将其作为进一步推进和做好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圆梦计划中的内容,不少都被列入市总工会实事项目,如2012年“为100名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举办集体婚礼”、2016年“帮助5000名农民工春节平安返乡”、2017年“建立100个为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协辅警、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便民服务的‘爱心驿家’”、2018年“在50个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企业、园区开展驻地食堂标准化建设”等等。一项项实事的落地,在让外来务工人员圆梦的同时,也让市总工会“娘家人”形象更加深入到外来务工人员心里。“农民工圆梦计划”实施以来,全市农民工工会会员数不断上升,截至2017年底,我市共有286万余名农民工工会会员,农民工入会率动态保持在85%左右。

  文化之光照亮职工精神家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在主要矛盾转化之后,如何精准有效、高质量地为职工群众提供服务,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是市总工会主要的工作方向、目标。

  “我们以前职工疗休养都在浙江省内,得知这次的疗休养目的地在恩施,职工们都很感兴趣。”付蔚东是杭州市首批职工(劳模)跨省疗休养团的成员,他和同伴们刚抵达湖北恩施,就受到了身着盛装的土家族阿哥幺妹的热烈欢迎。组织一线职工免费疗休养从2013年起被列入市总工会实事项目,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深化,免费疗休养人数从一开始的2000名增加到了今年的8000名。今年,市总工会还联合相关部门,认定了杭州市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50家,并修订完善杭州职工疗休养政策,我市职工赴对口支援(帮扶、合作)地区、各类教育活动基地和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长三角(沪苏浙皖)区域开展跨省疗休养活动。

  “现在能每年参加疗休养了,如果在杭也能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就再好不过了。”为此,市总工会积极探索将工会工作延伸到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以满足全市职工的文化娱乐需求。今年市总工会的实事项目中,就将“构建‘互联网+’职工文化配送新格局,推动100场文艺演出、100个运动嘉年华项目、300堂讲座下基层,“杭工学堂”开展社会公益培训讲座300场”纳入其中,此外,市总工会还借助互联网技术,为职工量身定制了“技能微课堂”和“杭工云课”职工在线学习平台,在尝试技能培训新模式的同时推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充电”。

  纵观8年来的实事项目,有一些实事项目成为了市总工会的“常规动作”,从而被另一些职工的新需求所替代,而更多的实事项目随着当前重点工作和职工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深化、细化。实事项目的不断深化、细化,反映了市总工会牢牢把握“增三性”“去四化”要求,结合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和工会所能,不断强化为职工服务的针对性、普惠性和实效性。换言之,实事项目既是市总工会当年工作的施工图,又是工会干部自我加压的军令状,更是职工眼中工会一项项贴心服务的金名片。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干。市总工会将根据民意,以实事项目为工作中心,展现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推出更加实惠的便民服务,为职工带来更大的利益。